精选小学生想象作文4篇

文化屋 人气:2.43W

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,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,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,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、自己能明白的语言,向开展的、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、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。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?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生想象作文4篇,仅供参考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

精选小学生想象作文4篇

小学生想象作文 篇1

我是一个文具盒,长方体的身子,*的皮肤,穿着一件花衣服,我很漂亮,大家都很喜欢我。

当小主人买了新的铅笔,就会打开我的小肚子,把新的笔轻轻地放进我的'小肚子里,我非常欢迎每一位来到我的小肚子里的小客人。

但是,我慢慢地变旧了。

我有一个心愿,就是想永远漂漂亮亮、干干净净,陪着小主人一辈子。

小学生想象作文 篇2

假如风也有颜色,那世界一定会变得更美丽,更生动,和自然的景色搭配起来,一定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画卷。

假如风也有颜色,那么春天的风是绿色的。春天鲜花盛开,绿色的风吹在盛开的花朵上,就像红花配绿叶,美极了。

夏天的风是浅蓝色,因为夏天天气炎热,浅蓝色的颜色看起来很凉爽。要是有一阵浅蓝色的风吹来,就像是在游泳池里,那多凉爽呀!

秋天的风我希望是金色的。因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,金色像一块块黄金,闪闪发光,使人想到硕果累累的果实,农民伯伯们都乐开了花!

冬天,风应是鹅黄色的'。有了一阵轻飘飘的鹅黄色的风吹来,不是觉得特别暖和吗?

假如风也有颜色,千百万化,五彩缤纷,一定会把世界点缀得更生动。假如我的愿望成了真,那该多好哇!

小学生想象作文 篇3

如果你独自驾舟环游世界旅行,如果你只能带-东西供自己娱乐学习,你会选择哪一样,一台笔记本电脑,一个收音机,还是一本丰富的书。

如果有人问我,我会坚定不决地回答:“我会选择一支笔!”

我愿意带支笔,用这只笔记录旅行中的点点滴滴,比如我的心情,旅行中的天气……

我愿意带一支笔去环游世界,如果我去的话,一定会发现许多惊奇的事,这时,我就会用笔把这些趣事给记下来,用笔描述自己的内心。

我愿意用笔把我的经历写成一本属于自己的'书,这次的旅游,我也写了日记,如:一些美丽的地方,让你感觉心情愉快……。画了许多漂亮的画来当作纪念。回去后,再打开来一页又一页地细细品读,你一定会从中看到许多东西,脑海里也会不由自主的回忆起以前的快乐时光。因为有了自己写的这一本书,你就会觉得这次旅行是多么有意义,它也将成为我最深刻的美好回忆!

小学生想象作文 篇4

培养小学生的想象作文能力

──兼谈表象积累和想象训练

安徽省无为县教师进修学校 汪文华 安徽省无为县北城小学 沈菊英

《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(实验稿)》在“总目标”中要求“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,发展思维能力,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。”在“阶段目标”中,具体提出了小学三个学段的相应目标。第一学段:写想象中的事物;第二学段: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、感受和想象;第三学段: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。对于想象作文教学,《课程标准》提出“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,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”的实施建议。可见,要求小学生能够把自己的想象写出来,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,是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。怎样培训小学生的想象作文能力?笔者认为,教师必须做到三点:一是重视想象材料(表象)的储备,二是切实进行想象训练,三是正确指导想象作文训练。

一、丰富表象积累

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盖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。这种新形象是通过对已有表象的分析、综合加工过程实现的。小学生的作文是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结果,作文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已有表象借助文字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。可见,小学生想象作文的前提是,学生必须有丰富的表象储备。为此,小学语文教师要创造条件,采用多种手段,丰富儿童的表象。丰富小学生表象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条:

1.在接触自然、社会的过程中积累表象。儿童的生活环境,周围的事物,是学生表象的重要来源。教师要注意丰富学生的生活,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接触自然。接触社会,留心周围事物,勤于观察思考,逐步积累丰富的表象。

2.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表象。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,是学生动手、动口、动眼、动脑的过程。在这个过程中,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,感知事物,形成表象。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参观、看展览、游览、看电影电视等活动,使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、比较、分析和综合,获得丰富多彩的表象。

3.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积累表象。识字写字、口语交际、阅读和综合性学习的教学,是丰富学生表象的有效途径。汉语拼音中的字形教学,识字中字形、字义教学,经常利用关图、事物和形象化的材料;口语交际训练中的看图、观察事物、实验制作和听故事等形式;阅读教学者,让学生联系经验,练习具体场景、情境等理解词句,等等。这些都能够有效地帮助小学生丰富表象积累。另外,语文教学中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口头讲述,带领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,也能使儿童积累起丰富和准确的表象。

4.在积累言语的同时积累表象。心理学研究表明,儿童的想象往往以言语的形式(语音、文字)加以表现,发展儿童的言语能力,可以有效地提高儿童想象的水平。因此,小学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,在积累词汇句式段落篇章的同时,使学生间接地看到许多生活中未曾见到的事物,从而丰富表象积累。

二、落实想象训练

想象的新形象是通过已有表象的分析、综合加工过程实现的。即从已有的表象中,把所需要的部分从整体中分解出来,并按一定的关系,把他们综合成为新的形象。可见,小学生想象作文能力的形成,仅有丰富的表象储备是不够的,还必须学会怎样对想象的材料(表象)进行分析、综合加工,以形成新形象,并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。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想象训练条件,拓展其想象的空间;教给学生想象的方法,通过训练使小学生逐步学会合理想象。

1.让儿童在活动中驰骋想象。小学生的活动主要包括课内外活动和校内外的活动。就语文学科而言,有以下四类:(1)语文课堂学习活动,(2)语文校内课外活动,(3)课外读写活动,(4)校外语文实践活动等。

2.在学科综合中训练学生的想象。美术课、音乐课、数学课和社会课等非语文学科,都有训练学生想象的因素。如,美术课上没绘画、手工、雕刻等必须借助想象;音乐课上,学生根据歌词或乐曲,想象出一幅幅有声有色的画面。因此,语文教师要注意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,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。

3.开展适当的训练,使学生学会想象。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进行想象训练形式多样,主要有对静物的动态想象、对抽象词的具体想象、对无声状的有声想象、对无色状的有色想象、对物体的拟人想象、对个别事物的概括想象等。

如,形义想象教学法是识字教学的.重要方法。教师可以在识字教学中采用以下方法训练学生想象力:会意想象法、形声想象法、部首想象法、同音想象法和声旁想象法等。从而达到帮助学生利用汉字的造字规律“据形释义”的目的。

再如,阅读教学中,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生动形象的词语、句子,唤起学生头脑中与词句相关联的表象,并按文字表述进行表象组合,训练学生的想象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情节合理想象,或补充省略的情节,或把简单的部分具体化、形象化等。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把课文想象成一幅画。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创造性复述,等等。

总之,想象训练要贯穿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,做到想象作文与识字写字、阅读、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相结合,想象力培养与思维力、注意力、观察力培养相结合。

三、想象作文的训练和指导

从广义上讲,小学生的纪实作文也是想象作文,因为纪实作文主要是再造想象的结果。狭义上的想象作文,要求以学生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为基础,以合理性、科学性为准则,大胆展开想象,恰当运用虚构、夸张、幻想等手法,构思出具体、生动、新颖、奇妙的写作内容。本文所谈的想象作文指狭义上的想象作文,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创造想象的结果,具有首创性、独特性和新颖性等特点。心理学研究指出,第一学段学生以再造想象为主,第二、三学段的学生再造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越来越多,而且能够对已有表象做出真正的创造加工,能够独立地进行创造想象。

想象作文训练的方式多种多样,大致可分为四类:1、改造类。如,诗句改写法、观察联想法、画面写意法、音响诱导法等;2、接续类。如,续写补写法、故事延续法等;3、扩充类。如,情境扩充法、词语联缀法、词义描绘法等;4、畅想类。如,情景假设法、理想设计法、科学幻想法、童话创作法等。

如果从想象作文材料的来源和性质来看,想象作文的形式主要有给书面材料作文,给画面材料作文,给听觉材料作文,生活作文,情境作文和角色作文等。

想象作文的指导,功在平时要重视学生的表象积累和想象训练。想象作文动笔前的指导,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诱导,指引学生想象的路径和角度。生动形象的描述,激发想象的故事,引人思考的问题,直观具体的情境,声像结合、视听组合的动画、视频,埋设的悬念,等等,都有利于学生打开思路,大胆想象。指导学生想象作文,可以先说后写,从述到作,适当采用“成对活动”到“小组交流”,到“全班展示”的教学方式,让学生相互启发,诱导想象。想象作文的批改和讲评,是教师指导的继续。由于儿童的想象和成人的想象之间的差别较大,教师要肯定学生新颖独特、别出心裁的想象,鼓励学生大胆虚构、积极幻想,甚至是“白日做梦”。

综上所述,小学生想象作文的形成,表象积累──丰富想象材料──是前提,想象训练──学会想象方法──是保证,想象作文──加工改造想象材料──是结果。不难看出,小学生想象作文能力的培养,教师要根据儿童想象的规律,依据小学生想象的特点。

参考资料:

1.王振宇编著,《儿童心理学》,江苏教育出版社,20xx年版。

2.杨国良主编,《小学语文教学心理》,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,1999年6月版。

3.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,《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(实验稿)》,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,20xx年7月版。